持五戒之功德

2019/7/15 13:19:04

来源:

作者:

五戒是修行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加上不抽烟、不吸毒)。受持五戒的功德很大,

如《优婆塞戒经》卷6〈五戒品〉云:

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阿那邠坻长者之子,虽为八千金钱受戒,亦得无量功德果报;善男子!为财受戒尚得利益,况有至心为于解脱而当不得?

佛陀说,一切的布施中是以无畏施最为第一。而这五种无畏的大布施就是五戒,因为这五戒能够让众生远离五种怖畏恐惧(如生命伤害、财物的损失、眷属被侵犯、被诈欺、被诽谤等)。这五种施非常容易修行,不会损失财物而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德。离开这五种施(五戒),就无法得到初果解脱,当然更不可能成就佛道。所以 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是已经受五戒的人,我们应当知道这个人会被许多天神恭敬地守护著,受持五戒就会有二十五位护法神来守护,这点我们将在本章第五节中为大家说明。这个受五戒的人不仅会在天界中被传颂因此有大名称,他在人间即使遭遇到恶人或恶事的对待,在他心里面也不会生起忧愁与苦恼,因为他受戒了所以不会记恨或去报复对方。众生因为他持五戒都会喜欢亲近他、喜欢依止他,因为跟他在一起不会受到伤害。

佛陀举例说像阿那邠坻长者的儿子,他是为了父亲给他八千金钱才愿意去受五戒,如此也都可以获得无量功德果报。为了钱财而去受五戒都尚且可得无量利益,更何况是至诚心为了求取解脱而受戒呢?

如《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也说:

善男子!谛听谛听!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终当堕三恶道中。善男子!优婆塞戒不可思议,何以故?受是戒已,虽受五欲,而不能障须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佛陀说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成就这样戒法的人,将来可以得到初果乃至三果的解脱。但如果破戒的话,命终将会堕落三恶道中。为什么说受持优婆塞戒功德不可思议呢?受持了这个戒,虽受用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诸法,但却不会障碍你证得初果乃至三果的解脱实证与功德,所以说受戒功德是不可思议。
站内搜索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