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是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要求~

2017/12/2 18:50:33

来源:

作者:

冬则温 夏则凊

做子女的,要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冬天冷,不能让他们受寒,要注意保暖;夏天热,要让父母凉快一点。这里的冬夏,不是说只有这两季,而是指一年四季,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都要照顾好父母。孝顺的孩子,首先会在穿着上保证父母冬暖夏凉。

在今天,这种条件对大多数家庭而言都是有的。不过藏地有例外,有的父母在严冬里依然穿夏衣,因为没有厚衣服加;而酷夏里也只能穿那些破烂、笨重的衣服,因为没什么可以换的。如果我们没有匮乏到这种程度,我觉得,做子女的能够把父母的冷暖、饮食和健康放在心上,嘘寒问暖,并能适时地做些什么,就很孝顺了。

黄香是古代出名的孝子。自九岁那年母亲去世后,他一心照料父亲,并做好所有家务。到了冬天,黄香总是先钻进被窝,用身体把被褥焐热,再请父亲上床。那时没有别的,只能用身体,现在为父母开开暖气,调调电热毯,也是好的。而到了夏天,黄香总是先把席子扇凉,再请父亲睡下。因为小小年纪就有这样一颗孝心,所以被赞誉“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或是长大以后,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很少吧。尤其是今天的孩子,家里有那么多人宠着,当小公主、小皇帝养着,他们在成长中自然习惯了一件事:别人为我服务是应该的。因而也就很少会为他人着想。

古代的教育不同。古人把家庭当做最好的教育环境,在家里培养孩子的孝悌仁爱,培养孩子不论将来到哪里,都可以自由成长、自在生活的能力。所以,要改一改我们的教育了。老师也不能只讲知识,可以讲讲黄香的故事。老师讲怎么尊敬父母,父母讲怎么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把同学当成兄弟姐妹,彼此就好相处了。否则,在学校,老师只管上课,一下课,“同学们再见”;在家里,父母只管吃喝,吃过饭,“记着,一定要考第一”。

这样的话,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全都在关心分数,但十几年一过,后面的日子不能只靠分数吧。我们回顾自己的过去,除了枯燥之外,可能更多的是遗憾:每当听到这些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孝顺、感恩、慈悲,就淡漠得很,怎么也生不起感觉来。小时候就该学的,却没人教。起码该有的恩义、道义、情义,到了这么成熟的年龄,却是空白,怎能不遗憾呢?虽说一下子补不回来,但总要有个开始。

所以,我们要学这些道理,学了之后也教教孩子,改改教育理念。现在就要改,再不然,好传统就断了。大人们补一补课,孩子们从现在开始做,那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会只想着钱了。

! !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站内搜索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