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查找公众号搜“同龄圈”按照预产期或宝宝出生月份订阅本刊
话题缘由:
穿多了怕热,穿少了怕冷。
今日菲菲妈妈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她觉得给宝宝穿这些正好,可婆婆却说太少了!
大人穿这些还不觉得热呢,宝宝竟然有汗,到底要不要减衣服?
明明小手摸着很凉,加了衣服之后却呼呼直冒汗!
虽然穿多穿少,应该本人说了算。无奈宝宝不会说话,只好大人来把握个基本原则,然后酌情增减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宝宝穿衣的那些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
冷不冷,摸后脖颈
要感觉宝宝的冷暖,躯干部位的反映是比较准确的。平时摸宝宝的后脖子可以比较方便地判断宝宝穿的衣服多少是不是合适:一般摸着凉就是穿少了,摸着热就是穿多了,不冷不热正合适~
揭秘1:明明手脚凉,加点衣服就出汗
小手凉加衣服,不靠谱?手脚的温度很难准确反映宝宝身体的冷暖。
越小的宝宝调节体温的能力相对来说越差。这是因为小宝宝的末梢血液循环还不太好,所以手、脚、鼻尖、下巴颏这些地方的温度非常容易受气温和室温的影响。天气冷的时候,身体还不冷,但如果手脚暴露在外面就会偏凉。同理,天热的时候手脚温度则可能偏热。
手脚温度很难反应宝宝身体冷暖。所以有时手脚摸着凉的时候,摸后脖颈可能刚好甚至还偏热,这时候给宝宝加衣服,可不就要出汗么。
揭秘2:身上凉哇哇,加衣服竟然还哭闹
当天气比较热的时候,人体会通过出汗的方式来散热。汗液在身体表面蒸发的时候会带走热量,虽然皮肤摸起来感觉凉凉的,但是整个人还热着呢。所以,哪怕是热天,宝宝的胳膊腿通常摸起来也比较凉快,因为微微的出汗会让小皮肤维持凉爽的手感。
太冷时宝宝的手脚通常摸上去就不是手感舒适的偏凉,而是冰凉冰凉的,妈妈要注意其中的区别。
那到底该给宝宝穿几件呢?
在宝宝比较安静的情况下,处在同样环境里的爸爸穿多少觉得舒服,给宝宝再多穿一层就可以了。
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穿衣薄厚做参照,再给宝宝加一件的话,通常就穿多了。老年人通常新陈代谢比较慢,相对容易感觉冷,所以通常我们会看到老年人穿得原本比年轻人多些。而小孩子是新陈代谢最快的,所以也是最容易热的。
注意:这个一层不光是指衣服。宝宝衣服外面裹的薄毯子、外出如果让宝宝待在推车里,推车的防风雨罩能够把宝宝和外界隔开的话,这也要算一层、用背巾或背带带宝宝出门,背巾背带当然也是一层。
2酌情加减
这些情况要少穿点!
宝宝在卖力吃奶时,本来“使出吃奶的劲儿”就容易热,何况还在妈妈怀里。此时应该让宝宝比安静呆着的时候少穿点。裹在襁褓里的新生儿吃奶时,让宝宝穿着贴身小衣服窝在妈妈怀里吃奶就好了。
宝宝玩耍运动的时候——爬行、练习翻身、走路这样的大动作,最好给宝宝减一层,免得宝宝出汗烦躁不能专心玩。也防止宝宝运动时出汗,运动后满头大汗被冷风吹了感冒。
不穿袜子会受凉吗?
还不会走的小宝宝又不会每天脚踩冰凉的地板,怎么可能单纯因为接触正常室温的空气而受凉呢?如果已经开始走路,也完全可以在走路的时候穿上有防滑粒的地板袜,上床和在地垫上的时候就脱掉。
不能为了“万一受凉”而24小时穿袜子!因为这只是个“万一”,可对宝宝发育发展的坏处却是板上钉钉的。24小时穿袜子会让宝宝行动不便,学会爬和走更晚,在婴儿期的黄金时间里接受到的有益刺激和享有的运动发展条件都大大受限。
宁可凉些也别热着!
体温过热可能会让宝宝脱水,例如出现嘴唇发干,小便太黄且次数减少。太热时会出汗,汗多的部位会长痱子。太热同样会让湿疹更严重,发红,蔓延更广。热了宝宝容易出汗,一见风就容易感冒。